91av成人,91av成人在线|91av传媒_91av大全完整观看

  現(xiàn)在的位置-非遺保護

省遺名錄:楊家祭冬

上傳時間:2011-04-07  瀏覽量:5411

    楊家村位于三門縣境之西南,距縣城僅9.5公里,是亭旁鎮(zhèn)所在地,東鄰橫渡鎮(zhèn),南界臨海市,西接珠岙鎮(zhèn),北連海游鎮(zhèn)。全村1200余戶,4500余人,為三門最大自然村。
    楊氏鼻祖叔虞系周武王三子。傳至漢代太尉楊震,居長安靜恭里分浙、閩、淮、蜀四院,楊家系浙院后裔,聚居寧海縣松壇。元代,農(nóng)民起義首領(lǐng)楊鎮(zhèn)龍抗元失敗。楊家始遷祖楊寧叔侄共謀起義,兵敗后由松壇潛來亭旁隱居,至今已有700余年之歷史。明初建立宗祠(家廟)后,即把冬至祭祖作為頭等大事,逐漸形成一套禮儀完善、隆重莊嚴(yán)、規(guī)模宏大的傳授忠孝道德的祭冬儀式,歷代沿襲不廢,即使“文革”期間,亦照常舉辦。
    楊氏祭冬習(xí)俗神圣莊嚴(yán),禮儀規(guī)范。主祭者必須是三代以上,兩老雙全,子孫興旺且無缺損,在輪值到的房中隆重篩選。其他執(zhí)事等人員,必須由有文化,年老有威望的人充任。拜冬者必須是楊姓男丁,由各房輪值。冬至前三日,由輪值到的一房,大開家廟左右兩扇大門,(中門不開放)掛燈結(jié)彩,張貼對聯(lián),制作祭品。家廟中門只有楊姓子孫考中舉人以上功名或有顯赫官職的名人前來祭祖才可打開,紅毯鋪地迎接。祭祀者均須事前齋戒沐浴,穿著禮服祭祀。儀式開始,先整冠束帶,凈手拭巾,點香插燭,奏樂鳴炮,然后執(zhí)事就位。
    楊氏祭冬規(guī)模宏大,祭品精湛。祭品種類花樣繁多,有全豬全羊,五祀五牲,五谷茶酒,千張紙燭,大盤小碟,高碗低盆等祭祀供品。大廳陳列著亭臺樓閣、漁樵耕讀、八仙、十二生肖、寶塔以及精致的盆景、根雕等,富麗堂皇,神圣莊嚴(yán)。祭品和工藝品都是族人自己制作。
    楊氏祭冬程式繁多,規(guī)矩講究。冬至日子時,先由地保巡村敲鑼,催醒老人、名人前來拜冬。寅時祭冬開始,絕不能誤時。祭祀儀式有主祭1人,陪祭4人,執(zhí)事8人,讀祝、喝禮與童男童女各1人,主祭與陪祭者三叩九拜,三獻茶果肴饌,千張錫箔,以及冬至圓等祭品。贊禮者朗誦祝文,全場肅靜諦聽。接著老人、名人、來賓及子孫,皆要聽從喝禮者指令,左昭右穆,雁序跪拜。儀式舉行后是慶壽,必須上演吉利戲。而后再連演傳統(tǒng)大戲六晝夜。最后一夜演戲結(jié)束時,一定要關(guān)老爺掃棚,驅(qū)除閑神野鬼。否則要罰戲。看戲的觀眾,男女不能混雜,禮堂是長輩、名人與來賓席位,天井是男丁觀眾,兩橫廂樓上,才是婦女的坐位,男丁不能上樓混雜。冬至日寅時開鑼演戲,如果屆時戲班請不到或誤了時辰,則是值年的一房犯了族規(guī),激起眾怒,要砸碎值年房頭腦人的門壁,以示懲罰。傳統(tǒng)祭冬凡年滿60歲的老翁,都可參加于家廟舉辦的“老人宴”,以教育子孫尊老敬老與忠孝道德。
    楊氏祭冬以繼承發(fā)揚祖宗忠勇、清白為立姓之本。創(chuàng)造尊老愛幼,團結(jié)友善,激勵上進,崇尚禮儀的和諧社會氛圍。使我國春秋奉祀之禮儀制度,傳承不衰,以弘揚中華民族之優(yōu)秀傳統(tǒng),增強中華姓氏之凝聚力。楊家祭冬保留著古有儀式,實為周禮之典范,影響深遠(yuǎn)。